導覽列

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

烏甕串oo-àng-tshǹg &Toro  

烏甕串oo-àng-tshǹg 
太平洋黑鮪(Thunnus orientalis)。體型最長約可至三公尺,胸鰭特短,腹白,眼眶小,體側有十數條淡色橫紋帶,在北太平洋海域洄游。因背部黑如墨,體大如甕,故稱為「烏甕串」。為世界上最大的鮪類。肉質鮮美,營養價值高,肚肉更是生魚片中極品。
Toro
在日文裡的鮪魚整條魚 大致上分為瘦肉(赤身あかみ~音為akami) 和雪花肉(トロ~音為 toro),所謂的とろ指的就是鮪魚肚肉,據稱とろ一詞來自油花入口即化、令人無法自拔的口感「とろける~音為torokelu 」。

雪花肉再分とろ、中トロ(ちゅうとろ)和大トロ(おおとろ),其中以大トロ被視為最精華的部位

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

西gō桑佇南方澳个若娘仔(sai- gō-sáng tī lâm-hong-ò ê ná niú á)

西鄉菊次郎 (さいごう きくじろう) (Saigō Kikujirō)  歷任台北縣支廳長、宜蘭廳長、京都市長。
從明治30年至35年(18971902)期間內,擔任宜蘭廳廳長,任期內主要的政績為整治宜蘭河,使鄉民免於水患之苦。
今日的西門橋下,宜蘭河兩岸的堤防即是西鄉菊次郎的時代建設完成的。昔日宜蘭人稱這一帶的堤防為「西鄉堤」, 而西門橋則舊稱「西鄉橋」。
西鄉菊次郎的父親就是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的著名的功臣西鄉隆盛。
西鄉隆盛 (さいごう たかもり) (Saigō Takamori)1828123日-1877924日),是日本江戶時代末期的武士、軍人、政治家。原名西鄉隆永,隆盛是其父的名字。
1851年初,西鄉隆盛接受藩主的祕密任務乘著船隻, 沿著琉球群島南下,抵達基隆社寮島時,發現有清兵駐守,於是轉往東行,越過烏石港,從南方澳的一處沒人看守白砂海灘上岸。這處海灘,可能就是今日南方澳的內埤海灘。西鄉隆盛上岸後,被一戶平埔族漁家收留,定居於漁村,平日協助捕魚,同時暗地探查附近的地理環境。24歲的西鄉隆盛與這戶人家的17歲女兒朝夕相處,彼此產生感情。 這位17歲的平埔族少女,名字叫做「蘿茱」。
1895年,台灣成為日本的國土。這一年,西鄉菊次郎踏上了44年前他的父親曾經來過的土地。 西鄉菊次郎歷任總督府參事官、安平支廳長、基隆支廳長等職位,然後成為首任的宜蘭廳長。
明治11年(1878)的某一天,西鄉菊次郎整理父親遺物時, 在一木盒中,發現了一封父親寫於1851年底,卻未曾寄出的信。這封信的地址以漢字寫著:
台灣噶瑪蘭廳利澤簡堡蘇澳庄南方澳海角七號 蘿茱 小姐收
西鄉菊次郎終於明白,為何自己的名字叫做「次郎」了。他還有一個兄長在台灣。西鄉菊次郎也曾探訪南方澳,但無所得。
日本學者入江曉風在大正時代曾追查這件事。根據他的調查,蘿茱死後,西鄉隆盛的大兒子由祖父撫養長大, 後來結婚生子,他的後代遷往大南澳的浪速(なにわ, Naniwa)(今朝陽社區),後來再遷往花蓮北濱的十二番, 此後就失去消息。

浪速,來源應是曾在此靠岸的日本船名。浪速 的日語發音似臺語的若娘仔,「那娘仔」,當地人亦俗稱地名為「那娘仔 (ná niû-á)

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

好味是

平安過日好味是,身軀勇健上歡喜。

平安過日好味是,身軀勇健上歡喜。
Pîng-an kuè-ji̍t hó bī sī, sing-khu ióng-kiānn siōng-huann-hí.
好味是,好惟是=唯唯諾諾。hó bī sī

若講..伊的人笑頭笑面,未記恨、未看人無目地,伊真是「好惟是」。按呢是正面的講法,毋過,有人認為即句是品評伊無是無非、無性無地,做人「鄉愿」。
http://blog.udn.com/6331370/1645345
Nā kóng. . I ê lâng tshiò-thâu-tshiò-bīn, bē kì-hūn, bē khuànn-lâng bô-ba̍k-tuē, i tsin sī ' hó bī sī '. Án-ni sī tsiànn-bīn ê kóng-huat, bû-kò, ū-lâng jīn-uî tsiah kù sī phín-phîng i bô sī bô -hui, bô sìng bô tē, tsò-lâng 'hiunn-guān'.

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

司馬討

阮兜的新成員,伊號做-司馬討(su má thó)。一透早,騎這隻鐵馬,順就宜25號路衝上山頭14K的路尾終點。一開始用2*3速.最後拚1*1速爬崎.會喘.歸身軀汗.回程迎風衝落山.真涼.真爽.

2013年5月13日 星期一

殖民 si̍t-bîn


殖民 si̍t-bîn
外來統治者通常會對殖民地人民做出無理的要求佮剝削,搶奪殖民地的財富了,共好空的攏送轉去的母國。荷蘭人統治臺灣的時陣嘛是無例外。俗語講:「有毛的食甲棕簑,無毛的食甲秤錘(tshìn-thuî)。」會當說明外來統治者痟貪的程度。雖罔荷蘭人佇臺灣主要是進行殖民統治,毋過有一寡統治措施,無形中對臺灣的現代化嘛有一定的幫贊(tsān)。像講荷蘭人為著推廣基督教教義,所以替無書面文字的平埔族創造羅馬字的書寫系統,閣佇1636年,設立臺灣有史以來的第一間學校。另外,荷蘭人閣對「印度」進口百外隻的赤牛來臺灣,臺灣對彼站開始才有犁田的牛。
殖民 si̍t-bîn 
又見音kāngkiōng把、將。後加「伊」而「伊」省略時,則不變調。例:共房間摒摒咧。Kā pâng-king piànn-piànn--leh. (把房間打掃一下。);共伊放袂記。Kā i pàng bē-kì. (把他忘了。)
有毛的食到甲棕簑,無毛的食到秤錘。
Ú-môo-e tsia̍h kàu tsang-sui, bô-môo-e-tsia̍h kàu tshìn-thuî.

一人出一項

一人出一項

一人出一項,閒閒罔變猴弄 Tsi̍t-lâng tshut tsi̍t hāng, îng-îng bóng pìnn-kâu-lāng. 
一人出一項,開錢的我毋通 Tsi̍t-lâng tshut tsi̍t hāng, khai-tsînn ê guá m̄-thang
一人開一項,免開錢的通貴 Tsi̍t-lāng-khui-tsi̍t hāng, bián khai-tsînn ê thong- kuì
(受精Vs愛情-猛一看還真分不清楚.)

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

吟詩作對


吟詩作對
天對地 徛對坐 http://twblg.dict.edu.tw/holodict_new/fontPics/F39A.gif對袂 鱟靴對飯篱
懸對低 躼對矮 牛對馬 小弟對大姊
龍對虎 尪對某 甜對苦 烘爐對茶鈷
無對有 新對舊 大家對新婦
神對鬼 懸山對海水 官廳對土匪
筆對墨 鰇魚對墨賊 便所對屎礐
水對火 起頭對結尾 紅龜對發粿
Gîm-si tsoh-tuì
Thin tuì tuē khiā tuì tsē gâu tuì bē hāu-hia tuì pn̄g-lē
kuân tuì kē lò tuì é gû tuì bé sió-tī tuì tuā-tsí
ling tuì hóo ang tuì bóo tinn tuì khóo hang-lôo tuì tê-kóo 
bô tuì ū sin tuì kū tāi-ke tuì sin-pū
sîn tuì kuí thâm- suann tuì hái-tsuí kuann-thiann tuì thóo-huí
pit tuì ba̍k jiû-hî tuì ba̍k-tsha̍t piān-sóo tuì sái-ha̍k
tsuí tuì hué khí- thâu tuì kiat-bué âng-ku tuì huat-ku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