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覽列

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

綠博深呼吸遙想史前遺址


從冬山火車站租腳踏車騎到武荖坑綠色博覽會場地約15分鐘車程,在腳踏車道近武荖坑入口處,有史前遺址意象標示,老祖宗排排站於腳踏車道旁。





武荖坑遺址位於宜蘭縣武荖坑風景區入口處附近,遺址的經緯度位置為:北緯243655秒,東經1214824秒。據劉益昌的研究,宜蘭史前活動中武荖坑系統(35002000B.P.)-約等於新石器時代晚期,內含:枕頭山遺址(員山鄉枕山村).內員山遺址(員山鄉永和村).大礁溪遺址(員山鄉枕山村).內城遺址(員山鄉內城村).月眉山遺址(三星鄉集慶村).大隱遺址(三星鄉大隱村).j丸山遺址(冬山鄉丸山村-舊稱員山).

:距今(B.P.)
(Before Present)一種考古學年代的科學標記法,用於表示放射性碳十四定年法所估測出之絕對年代。放射性碳十四定年法初次發表於西元1949年,一制定西元1950(1950A.D.)為所有放射性碳十四定年的基準年代。因此,就西元2013年所做的碳十四定年數據來說,3500B.P.並非意指距今(2013)前三千五百年前的西元前1487年,而是指涉比西元1950年早了3500年的時間,也就是距(西元1950)三千五百年之前的西元前2550年。

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

冬瓜山故事館

冬山-冬瓜山的由來.
1852噶瑪蘭廳志裡地圖.已有冬瓜山. 冬瓜山港的描繪.
冬瓜山故事館在火車站前




冬瓜山街上的媽祖廟-定安宮
定安宮偏殿祭祀開墾冬瓜山先賢林國寶是客家人

 冬山鄉丸山(舊稱圓山)開墾先賢黃仁壽也是客家人.
 舊稱火燒城的大興振安宮也是三山國王廟

冬山河舊稱冬瓜山港,冬山河有五大支流:由東到西排例為詔安坑、大伯爺坑、十三份坑、新寮溪、舊寮溪。

 冬瓜山最早開墾 的地區冬瓜山腳下現今安平路上的詔安廟祭祀三山國王
 開墾冬瓜山先民是客家人為怕原住民出草築土圍自衛人稱詔安城


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

溪壩仔

冬瓜山,包括安平,冬瓜山街暨南興。南興應是較慢開發的地區,包括竹篙厝與溪壩仔。( 當時的南興路54巷好像叫竹巷仔,應該是路旁種很多竹子吧!延南興路向中華路火車站方向走,就叫做溪壩仔。筆者小時候住家就在這附近。)




 溪壩仔土地公廟
 土地公廟文武將軍



才閣連絡


才閣連絡
(tsiah):再。表示接續在另一動作之後。
(koh):又、再、還。
例:才閣連絡(Tsiah kok liân-lo̍k):再連絡。
閣再(koh-tsài);異用字擱再。
再度、重新。例:自彼工了後,伊就毋捌閣再提起彼層代誌矣。Tsū hit kang liáu-āu, i tō m̄ bat koh-tsài the̍h-khí hit tsân tāi-tsì--ah. (從那天以後,他就不曾再提起那件事了。) 

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

宜蘭設治紀念館






















冬瓜山


宜蘭-冬瓜山乃是宜蘭縣冬山鄉之名稱來由,據史輯記載,在前清仁宗嘉慶15年(1810年),即有來自新竹六家的客家先賢林國寶等人來此開發。但,在此之前,冬瓜山一帶早已是平埔族噶瑪蘭族活動的領域。


1812年清廷在噶瑪蘭設廳,1823年噶瑪蘭廳設有7個堡(第六堡是鹿埔、順安莊,第七堡是馬賽、南興莊。)1835年噶瑪蘭廳增設為有12個堡,此時冬瓜山庄才劃入清治版圖隸屬於「打那美堡」。(打那美在之前為番社,即今之冬山鄉永美村。「永美村」舊名打那美(閩南音)。)當時的「打那美堡」、以打那美、順安、紅水溝、員山、零工圍、太和、冬瓜山等7庄為轄區。1904年日治時期瓜山庄隸屬於「紅水溝堡」。紅水溝堡以:打那美、順安、員山、太和、冬瓜山、阿兼城、香圓宅等7庄為轄區。

光緒元年(1875年)改噶瑪蘭廳為宜蘭縣,隸屬台北府,光緒12年(1886年)屬台灣省台北府宜蘭縣。明治28年(光緒21年,1895年)日治時期後,隸屬台北縣宜蘭廳,大正9年(民國9年,1920年)實施州郡街庄制後,行政區取「冬瓜山」其中二字,定名為冬山庄,屬台北州羅東郡。戰後,民國34年(1945年)國民政府治台,民國35年(1946年)劃定行政區,仍以原有區域改稱冬山鄉,屬台北縣羅東區。民國39年(1950年)1010日行政區域重新劃分,本鄉由宜蘭縣管轄至今。
在目前的地理圖上並沒有冬瓜山這個山。有人說冬山鄉始稱為冬瓜山,是漢人於清朝嘉慶、咸豐年間入墾現在的安平、冬山和南興等村,先民取自安平村境內附近有座形似冬瓜的山,所以叫做「冬瓜山」。「宜蘭-冬瓜山乃是宜蘭縣冬山鄉之名稱來由,據史輯記載,在前清仁宗嘉慶15年(1810年),即有來自新竹六家的客家先賢林國寶等人來此開發。但,在此之前,冬瓜山一帶早已是平埔族噶瑪蘭族活動的領域。」


我們暫把冬山鄉大伯爺坑與照安坑的發源地這座山推定為冬瓜山。冬瓜山海拔460~350公尺,是大伯爺坑與照安坑的發源地,是冬山河與武荖西坑的分水嶺之一,潤泰水泥的產業道路經過山腰,和平火力發電場紅色高壓鐵塔經過稜線是觀冬瓜山的地標。
冬瓜山街
冬瓜山老街在過去從噶瑪蘭時代一直以來,都是冬山鄉重要的生活中心,早期靠著水運的船隻,從冬山河沿著利澤簡(加禮苑)港經珍珠里簡,到冬瓜山街上,不論是稻穀的運輸或其他的農產品等民生物資,皆以冬瓜山為重要的集散地,冬瓜山街上的商店在過去成為一個小鎮所需要的功能包括行政、警政、戶政、農會等,還有打鐵店、木匠店、檜木桶店、棺木店、修補斗笠店等,(利澤簡又稱奇力港,港與簡台語音相近)


冬瓜山港
冬山河舊稱冬瓜山港,冬山河有五大支流:由東到西排例為詔安坑、大伯爺坑、十三份坑、新寮溪、舊寮溪。
詔安坑位於安平村,冬山鄉南邊近山地區,地形以山為主,人口不多,聚落主要分布於山谷地區,冬山國中、慈心華德福中小學,為相當顯著的入口地標。清代為番界,待日治期間才有移民進山取材,因番犯頻頻,乃築城自保,又因移民多為詔安縣人,乃稱之為詔安城。居民建有一詔安宮(位於冬山鄉安平村安平路),祀三山國王。對外道路狹小,山林資源有限,居民多外遷。
溪壩仔
冬瓜山,包括安平,冬瓜山街暨南興。南興應是較慢開發的地區,包括竹篙厝與溪壩仔。( 當時的南興路54巷好像叫竹巷仔,應該是路旁種很多竹子吧!延南興路向中華路火車站方向走,就叫做溪壩仔。筆者小時候住家就在這附近。)
冬瓜山橋
冬瓜山橋建於1930(昭和5)年,是由鋼筋混凝土柱樑所支撐,橋墩基腳並疊砌石塊以減少水流對基腳之破壞;護欄採用連續之拱形開口及圓形橋頭柱,表現出典雅之氣氛。現做為連接舊街與台九省道動線之一,但多以機踏車及行人為主,故在交通運輸上之重要性已不如以往。橋體保存尚佳,但西北側護欄因橋體沉陷已有些許傾斜,且橋頭柱有損壞情形。
冬山河
冬山河發源於新寮山,沿冬山鄉西緣流向東北,至清水五結防潮閘門出口,再北折匯流蘭陽溪口,注入太平洋,全長約二十四公里。流域面積約一一三‧一七平方公里,其西部、南部有山脈,東有海洋,北部為蘭陽溪,涵蓋的行政區為冬山鄉、五結鄉、羅東鎮及部份蘇澳鎮、南澳鄉。
河流與海洋之間有海岸沙丘,以南北向狹長分佈於海岸邊,河流、海洋、沙丘,加上平原與沙洲,交織成冬山河流域的自然景觀。
全線有十三條主要排水支線,流域劃分為十二個集流分區,地下水蘊藏豐富,伏流水是冬山河及各排水支線的基流量來源。
過去由於河道彎曲,排水斷面不足,因此政府自民國五十七年起至七十年間,斥資五億元,分別進行各種治山防洪工程,河幹線浚渫並截彎取直十公里,新闢平行水道三千七百多公尺,民國七十一年完成五結大閘門,以防海潮倒灌。
整治後,水流平緩,水量穩定,平均水深兩公尺,中游河段自嘉冬橋至捷徑橋下游,平直水道三千五百公尺,寬約一百四十公尺,河的兩岸有十至二十公尺的副堤,及適當的腹地,展現一片田園風景。
冬山河的過去
宜蘭舊稱「噶瑪蘭」,清代噶瑪蘭平原上的水路交通,以烏石港和加禮遠港(加禮苑)為最重要,其中加禮遠港即今之冬山河口。
烏石港加禮遠港分別為西勢、東勢的門戶,關係噶瑪蘭地區的繁榮甚鉅。冬山河口的加禮遠港水深較烏石港深三尺,無暗礁,三、四百石的米船,直入河岸。然而,加禮遠港至今已無跡可尋,冬山河漸形成一條以灌溉防洪為主的河川。
冬山河河道多變,除了現存舊河道可供憑弔,若要探討,也只能從文獻上去推敲了!
附註:(臺灣方志/九二 噶瑪蘭志略/卷二/山川志/溪)
  五十二甲溪,在廳治東南二十五里隆恩莊尾,四水匯聚成渠.至奇簡渡頭,合加禮遠港入海.
  清水溝溪,在廳治南十二里駐埔北崁腳發源.至清水溝莊,匯合眾小水.出溪州尾,與濁水溪合.
  泉州大湖溪,在廳治西南二十里大湖山發源.經小叭哩沙喃口,轉行至溪州南,與濁水溪合.
  羅東溪,在廳治南二十里羅東之西鹿埔下出泉.由羅東之東納匯眾小水,流達十六份,榕樹腳、埤頭、隆恩、竹篙滿等處,至牛磨車合加禮遠港入海.
  小埤塘溪,在廳治南二十五里小叭哩沙喃內山發源.由小埤塘、大湖口、鹿埔、柯仔林等處流至溪州尾,與濁水溪合.
  里荖溪,在廳治南二十五里冬瓜 山腳發源.由火燒城前東瓜山、街里差社流至珍珠里簡等處,合加禮遠港入海.((里荖(中山鄉補城村))
  掃笏里,在廳治東南十五里掃笏莊小埤發源.由五結九十二甲莊流至茅仔寮與濁水溪合.
  鼎橄社溪,在廳治東南二十五里鼎橄社之西平壤中,四水匯合,由打那岸、鼎橄莊東南合加禮遠港入海.
  奇武荖溪,在廳治東南三十里,從隆恩莊南聚水歸溝,達奇武荖社尾,合加禮遠港入海.
  馬賽溪,在廳治東南三十五里馬賽武荖山發源.出平壤,由民壯圍莊,馬賽猴猴等社流至蘇澳嶺腳下入海.
  蘇澳溪,在廳治東南四十五里蘇澳內山發源.由平壤中分合不定,流至營盤前埔下總港仔墘.
  仔溪,在廳治西南十里大湖埤發源.至大湖北出口,與西勢大溪合流.
  西勢大溪,在廳治西南三十里,此通蘭之水源也,從界外玉山發源.出大叭哩沙喃口,至內崩山,與東勢之濁水分支,由圳頭,大山門、湖鰍斗、金包股、六七結遶過三結東,轉至下渡頭淺澳東,成港道,北匯烏石港入海.
  濁水溪,在廳治西南三十里,從玉山發源.經大叭哩沙喃至崩山,與西勢大溪分支東行,由深溝頂、下溪州、四門、二民壯圍二結、茄東林莊二三結等渡,流達大旗尾、茅仔寮,至過嶺仔入海(楊廷理東游詩草註).嘉慶己巳年六月,濁水溪正溜北徙,與清水溪合流.越庚午六月雷公暴後,仍循故道,清濁攸分.
冬山河水系諸多支流皆以平埔族舊址命名,像里荖溪支流即是補城舊名,而冬山河亦原名加禮遠港秀水村舊名),從命名看歷史,即得知遠自噶瑪蘭時期即與冬山河建立共生關係,且河流不稱為「溪」而稱「港」,顯現當時水運較為發達,河流是蘭陽平原最重要的交通路線。

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

種菜-莧菜、A仔菜、小黃瓜、紅菜


2013/3/23(iā)莧菜、A仔菜。另外有小黃瓜、紅菜(莧菜靠水邊)
莧菜
莧菜:台語叫「莧菜hīng-tshài 」蔬菜名。莖細長,葉呈菱狀卵圓形,有全綠與帶紅兩種,全綠色稱為「莧菜」,帶有紅色者稱為「紅莧菜」。花黃綠色,莖嫩,葉可食。臺灣常見的蔬菜,主要產地以彰化雲林兩縣為多。
A
A菜:台語不叫「A菜」,台語叫「萵仔菜 ue-á-tshài/e-á-tshài」萵苣。葉菜類。葉子互生,全株沒有柄,分結球和不結球兩大類,葉子的形狀因品種而異。莖、葉都可以食用,為歐美普遍生食的蔬菜。
紅菜
紅菜 台語叫「紅菜âng-tshài 紅鳳菜。葉菜類。為多年生宿根草本菊科植物,莖幹分枝繁多,葉呈橢圓形或倒披針形,葉背為紫紅色,且煮熟後的汁液亦呈紫紅色,因此閩南語大都稱做「紅菜」。
小黃瓜
台語不叫「小黃瓜」,台語叫「瓜仔哖kue-á-nî」瓜果類。「胡瓜」的品種之一。比稱為「刺瓜仔」(tshì-kue-á)的大黃瓜體型更小,常用來涼拌或作為料理的配色。
刺瓜仔tshì-kue-á胡瓜、黃瓜。瓜果類。瓠果細長,通常為長形或卵形,表面有小刺,大小隨品種而異。

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

相思、苦楝、合歡、無患子


用華語說戀愛四部曲分別是相思、苦楝()、合歡、無患子。換作台語的講法,卻是:相思仔、苦楝()仔、愛睏樹、欒()樹。
相思相思仔siunn-si-á 
苦楝苦楝仔khóo-līng-á
合歡 :愛睏樹Ài-khùn-tshiū  絨花樹Jiông-hue-tshiū 
無患子欒樹Luân-tshiū    菩提子Phôo-thê-tsí 

宜蘭俗語



1.         龜蛇把海口 Kui tsuâ pé hái-kháu. 
2.         龜山踅頭  Ku-suann se̍h-thâu.
3.         台灣遊透透,龜山猶袂到 Tâi-uân iû thàu-thàu, ku-suann iah-bē-kàu.   iáu又唸作iahah、á、iá
4.         土,鼻仔頭尚吐;勼,叭哩沙尚勼  Thóo, phīnn-á thâu siōng-thòo; kiù, pa-lí- sua siōng-kiu 
5.         橄仔腳宓鬼 Kan-á kha-bih kuí 
6.         毋是番仔田,予你袂弊哩  M̄ sī huan-á tshân, hōo lí bē piah lih.
7.         番仔刣了才欲閘竹圍袂赴了 Huan-á thâi liáu tsiah-beh tsa̍h tik-uî bē hù liáu 
8.         有應公做戲寒死鬼,三堵做戲淹大水Iú-ing-kong tsò-hì kuânn-sí kuí, sann tóo tsò-hì im-tuā-tsuí 
9.         棚頂嫷,棚腳鬼Pînn tíng suí, pênn-kha kuí 
10.     阿藝倌真正嫷,噶瑪蘭厚雨水A gē kuann tsin-tsiànn suí, kat-má lân kāu-hōo-tsuí 
11.     龜山戴帽大水浩浩龜山若崁頭,大雨隨時到 Ku-suann tì  bō tuā-tsuí hō-hō, ku-suann nā khàm thâu, tuā hōo suî sî-kàu    
12.     蘇澳厚雨水,武荖坑厚雨蝛 ,新城仔厚烏龜 Soo-ò kāu-hōo-tsuí, bú láu-khenn kāu-hōo buī, sin-siânn-á  tsú-hōo oo-kui
13.     陳林李,結生死 Tân lîm lí, kiat senn-sí 
14.     陳無情,李無義,姓林仔娶家己 Tân bô-tsîng, lîm bô gī, sìnn lîm á tshuā ka-tī(ka-kī). 
15.     食酒會起廟 Tsia̍h tsiú-huē khí biō 
16.     林舉人畫圖芝兩片、蘭一支 lîm kí-jîn uē-tôo tsi-nn̄g-phìnn, lân tsi̍t ki .
17.     去予阿珠姨做囝婿 Khì-hōo a tsu î tsò kiánn sài
18.     武荖坑大石鼓阿兼城嫷查某Bú láu-khenn tuā tsio̍h-kóo, a kiam siânn suí tsa-bóo.

有錢食鮸,,無錢免食。



有錢食鮸,,無錢免食。
有錢有勢,無錢歹勢。
有錢判生,無錢判死。
有錢做阿哥,無錢mái囉嗦。
有錢稱呼兄,無錢鬼嘛驚。
有錢叫你董ㄟ,無錢叫你等ㄟ。
有錢啉威士忌,無錢啉維士比。
有錢駛車免牌,無錢駛車著害。
有錢山珍海味,無錢沒碗無箸。
有錢大家攏好,無錢恁娘卡好。
有錢妝甲媠媠,無錢穿甲若鬼。
有錢時假無錢,無錢時假有錢。
有錢講話會大聲,無錢講話無人聽。
有錢看病毋免排,無錢破病等咧埋。
有錢烏龜坐大廳,無錢秀才人人驚。
有錢驚囡仔毋食;無錢驚囡仔大食。
有錢你兄我弟,無錢毋捌你芋仔番薯。
有錢錢有,毋驚世事,無錢錢無,行路死趖。
Ū-tsînn tsia̍h-bián,, bô tsînn bián tsia̍h.
Ū-tsînn ū-sè , bô tsînn pháinn- sè.
Ū-tsînn phuànn-sinn, bô tsînn phuànn sí.
Ū-tsînn tsuè a-ko, bô tsînn mái lo-so.
Ū-tsînn tshing-hoo hiann, bô tsînn-kuí mā kiann.
Ū-tsînn kiò lí tóng è, bô tsînn kiò lí tán è.
Ū-tsînn lim ui-sū-kī, bô tsînn lim uî sū pí.
Ū-tsînn sái-tshia bián pâi, bô tsînn sái-tshia tio̍h hāi.
Ū-tsînn suann tinn hái-bī, bô tsînn bô uánn bô -tī.
Ū-tsînn tāi-ke lóng-hó, bô tsînn lín-niâ-kha̍h-hó.
Ū-tsînn tsng kap- suí- suí, bô tsînn tshīng-kah nā kuí.
Ū-tsînn sî ké bô tsînn, bô tsînn sî ké ū-tsînn.
Ū-tsînn kóng-uē ē tuā -siann, bô tsînn kóng-uē bô lâng thiann.
Ū-tsînn khuànn-pēnn m̄ bián pâi, bô tsînn phuà-pīnn tán le- tâi.
Ū-tsînn oo-kui tsē tuā-thiann, bô tsînn siù-tsâi lâng-lâng kiann.
Ū-tsînn kiann gín-á- m̄-tsia̍h; bô tsînn kiann gín-á tuā-tsia̍h.   
Ū-tsînn lí-hiann-guá-tī, bô tsînn m̄ pat lí ōo-á han-tsî.
Ū-tsînn tsînn ū, m̄ kiann sè-sū, bô tsînn tsînn bô, kiânn-lōo sí so.

怨天怨地


怨天怨地怨老爸、怨鱟桸怨飯籬怨嘆別人趁錢比我擱卡濟
Uàn-thinn uàn tē uàn lāu-pē, uàn hāu-hia uàn pn̄g-lē, uàn-thàn pa̍t-lâng thàn-tsînn pí guá kuo-khá tsè 
坐火車看風景,坐大船看海湧,坐飛龍機看雲頂,坐公車錢尚省,坐牛車順紲挽龍眼。
Tsē hué-tshia khuànn hong-kíng, tsē -tuā tsûn khuànn hái-íng,tsē-pue-lîng-ki khuànn hûn-tíng,tsē-kong tshia-tsînn siōng síng,tsē gû-tshia sūn suà bán lîng-kíng.
食飯看桌頂.蹛公司看背景.
Tsia̍h-pn̄g khuànn toh-tíng. Tuà kong-si khuànn puē-kíng.

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

居住地附近的台灣古代遺跡


噶瑪蘭人抵美社總頭目振金聲(Tsim-kim-syen)我祖先叫Avan。他自Mariryan地方乘船出海,於台灣的北部(淡水)登陸,沿海東進,迂迴三貂角,抵達這個地方,名之曰:「蛤仔難(Ka-vannan)」。當時,這個地方還沒有漢人的蹤跡,原先就有山番住在這一帶,所以Avan一族,只好住在海岸的荒地。自然而然,和這些先住民發生爭執、糾紛,以致鬥爭。幸得他們終獲勝利,把先住番族追入山中,佔領了宜蘭平原。我族為「平原的人類」(Kuvarawan),而先住番因為是「山上的人類」,稱之為Pusoram。這是數百年前的事。(伊能嘉矩1897457)
這些Pusoram是誰呢?如果結合考古材料來看,Pusoram有可能為武荖坑系統的人。
宜蘭平原最早的住民推測出為新石器時代中、晚期,及鐵器時代蘇澳新城遺跡、武荖坑遺跡


幾個舊地名
武淵(Vuyen)  猴猴(Qau-qau-a)馬賽(Basaij)
加禮宛(Karewan)、利澤簡(Ritakkan)、留留(Raorao)
掃笏(Sahun)、打那岸(Tanangan)、奇武荖(Kivurao)

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

四書五經讀透透,毋捌黿鼇龜鼈竈。


四書五經讀透透毋捌黿鼇龜鼈竈
sù-su ngóo-king tha̍k thàu-thàu.  m̄ pat guân-gô-ku- pih – tsàu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