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蘭-冬瓜山乃是宜蘭縣冬山鄉之名稱來由,據史輯記載,在前清仁宗嘉慶15年(1810年),即有來自新竹六家的客家先賢林國寶等人來此開發。但,在此之前,冬瓜山一帶早已是平埔族噶瑪蘭族活動的領域。
1812年清廷在噶瑪蘭設廳,1823年噶瑪蘭廳設有7個堡(第六堡是鹿埔、順安莊,第七堡是馬賽、南興莊。),1835年噶瑪蘭廳增設為有12個堡,此時冬瓜山庄才劃入清治版圖隸屬於「打那美堡」。(打那美在之前為番社,即今之冬山鄉永美村。「永美村」舊名打那美(閩南音)。)當時的「打那美堡」、以打那美、順安、紅水溝、員山、零工圍、太和、冬瓜山等7庄為轄區。1904年日治時期瓜山庄隸屬於「紅水溝堡」。紅水溝堡以:打那美、順安、員山、太和、冬瓜山、阿兼城、香圓宅等7庄為轄區。
光緒元年(1875年)改噶瑪蘭廳為宜蘭縣,隸屬台北府,光緒12年(1886年)屬台灣省台北府宜蘭縣。明治28年(光緒21年,1895年)日治時期後,隸屬台北縣宜蘭廳,大正9年(民國9年,1920年)實施州郡街庄制後,行政區取「冬瓜山」其中二字,定名為冬山庄,屬台北州羅東郡。戰後,民國34年(1945年)國民政府治台,民國35年(1946年)劃定行政區,仍以原有區域改稱冬山鄉,屬台北縣羅東區。民國39年(1950年)10月10日行政區域重新劃分,本鄉由宜蘭縣管轄至今。
在目前的地理圖上並沒有”冬瓜山”這個山。有人說冬山鄉始稱為冬瓜山,是漢人於清朝嘉慶、咸豐年間入墾現在的安平、冬山和南興等村,先民取自安平村境內附近有座形似冬瓜的山,所以叫做「冬瓜山」。「宜蘭-冬瓜山乃是宜蘭縣冬山鄉之名稱來由,據史輯記載,在前清仁宗嘉慶15年(1810年),即有來自新竹六家的客家先賢林國寶等人來此開發。但,在此之前,冬瓜山一帶早已是平埔族噶瑪蘭族活動的領域。」
我們暫把冬山鄉大伯爺坑與照安坑的發源地這座山推定為冬瓜山。冬瓜山海拔460~350公尺,是大伯爺坑與照安坑的發源地,是冬山河與武荖西坑的分水嶺之一,潤泰水泥的產業道路經過山腰,和平火力發電場紅色高壓鐵塔經過稜線是觀冬瓜山的地標。
冬瓜山街
冬瓜山老街在過去從噶瑪蘭時代一直以來,都是冬山鄉重要的生活中心,早期靠著水運的船隻,從冬山河沿著利澤簡(加禮苑)港經珍珠里簡,到冬瓜山街上,不論是稻穀的運輸或其他的農產品等民生物資,皆以冬瓜山為重要的集散地,冬瓜山街上的商店在過去成為一個小鎮所需要的功能包括行政、警政、戶政、農會等,還有打鐵店、木匠店、檜木桶店、棺木店、修補斗笠店等,(利澤簡又稱奇力港,港與簡台語音相近)
冬瓜山港
冬山河舊稱冬瓜山港,冬山河有五大支流:由東到西排例為詔安坑、大伯爺坑、十三份坑、新寮溪、舊寮溪。
詔安坑位於安平村,冬山鄉南邊近山地區,地形以山為主,人口不多,聚落主要分布於山谷地區,冬山國中、慈心華德福中小學,為相當顯著的入口地標。清代為番界,待日治期間才有移民進山取材,因番犯頻頻,乃築城自保,又因移民多為詔安縣人,乃稱之為詔安城。居民建有一詔安宮(位於冬山鄉安平村安平路),祀三山國王。對外道路狹小,山林資源有限,居民多外遷。
溪壩仔
冬瓜山,包括安平,冬瓜山街暨南興。南興應是較慢開發的地區,包括竹篙厝與溪壩仔。( 當時的南興路54巷好像叫竹巷仔,應該是路旁種很多竹子吧!延南興路向中華路火車站方向走,就叫做溪壩仔。筆者小時候住家就在這附近。)
冬瓜山橋
冬瓜山橋建於1930(昭和5)年,是由鋼筋混凝土柱樑所支撐,橋墩基腳並疊砌石塊以減少水流對基腳之破壞;護欄採用連續之拱形開口及圓形橋頭柱,表現出典雅之氣氛。現做為連接舊街與台九省道動線之一,但多以機踏車及行人為主,故在交通運輸上之重要性已不如以往。橋體保存尚佳,但西北側護欄因橋體沉陷已有些許傾斜,且橋頭柱有損壞情形。
冬山河
冬山河發源於新寮山,沿冬山鄉西緣流向東北,至清水五結防潮閘門出口,再北折匯流蘭陽溪口,注入太平洋,全長約二十四公里。流域面積約一一三‧一七平方公里,其西部、南部有山脈,東有海洋,北部為蘭陽溪,涵蓋的行政區為冬山鄉、五結鄉、羅東鎮及部份蘇澳鎮、南澳鄉。
河流與海洋之間有海岸沙丘,以南北向狹長分佈於海岸邊,河流、海洋、沙丘,加上平原與沙洲,交織成冬山河流域的自然景觀。
全線有十三條主要排水支線,流域劃分為十二個集流分區,地下水蘊藏豐富,伏流水是冬山河及各排水支線的基流量來源。
過去由於河道彎曲,排水斷面不足,因此政府自民國五十七年起至七十年間,斥資五億元,分別進行各種治山防洪工程,河幹線浚渫並截彎取直十公里,新闢平行水道三千七百多公尺,民國七十一年完成五結大閘門,以防海潮倒灌。
整治後,水流平緩,水量穩定,平均水深兩公尺,中游河段自嘉冬橋至捷徑橋下游,平直水道三千五百公尺,寬約一百四十公尺,河的兩岸有十至二十公尺的副堤,及適當的腹地,展現一片田園風景。
冬山河的過去
宜蘭舊稱「噶瑪蘭」,清代噶瑪蘭平原上的水路交通,以烏石港和加禮遠港(加禮苑)為最重要,其中加禮遠港即今之冬山河口。
烏石港加禮遠港分別為西勢、東勢的門戶,關係噶瑪蘭地區的繁榮甚鉅。冬山河口的加禮遠港水深較烏石港深三尺,無暗礁,三、四百石的米船,直入河岸。然而,加禮遠港至今已無跡可尋,冬山河漸形成一條以灌溉防洪為主的河川。
冬山河河道多變,除了現存舊河道可供憑弔,若要探討,也只能從文獻上去推敲了!
附註:(臺灣方志/九二 噶瑪蘭志略/卷二/山川志/溪)
五十二甲溪,在廳治東南二十五里隆恩莊尾,四水匯聚成渠.至奇簡渡頭,合加禮遠港入海.
清水溝溪,在廳治南十二里駐埔北崁腳發源.至清水溝莊,匯合眾小水.出溪州尾,與濁水溪合.
泉州大湖溪,在廳治西南二十里大湖山發源.經小叭哩沙喃口,轉行至溪州南,與濁水溪合.
羅東溪,在廳治南二十里羅東之西鹿埔下出泉.由羅東之東納匯眾小水,流達十六份,榕樹腳、埤頭、隆恩、竹篙滿等處,至牛磨車合加禮遠港入海.
小埤塘溪,在廳治南二十五里小叭哩沙喃內山發源.由小埤塘、大湖口、鹿埔、柯仔林等處流至溪州尾,與濁水溪合.
里荖溪,在廳治南二十五里冬瓜 山腳發源.由火燒城前東瓜山、街里差社流至珍珠里簡等處,合加禮遠港入海.((里荖(中山鄉補城村))
掃笏里,在廳治東南十五里掃笏莊小埤發源.由五結九十二甲莊流至茅仔寮與濁水溪合.
鼎橄社溪,在廳治東南二十五里鼎橄社之西平壤中,四水匯合,由打那岸、鼎橄莊東南合加禮遠港入海.
奇武荖溪,在廳治東南三十里,從隆恩莊南聚水歸溝,達奇武荖社尾,合加禮遠港入海.
馬賽溪,在廳治東南三十五里馬賽武荖山發源.出平壤,由民壯圍莊,馬賽猴猴等社流至蘇澳嶺腳下入海.
蘇澳溪,在廳治東南四十五里蘇澳內山發源.由平壤中分合不定,流至營盤前埔下總港仔墘.
仔溪,在廳治西南十里大湖埤發源.至大湖北出口,與西勢大溪合流.
西勢大溪,在廳治西南三十里,此通蘭之水源也,從界外玉山發源.出大叭哩沙喃口,至內崩山,與東勢之濁水分支,由圳頭,大山門、湖鰍斗、金包股、六七結遶過三結東,轉至下渡頭淺澳東,成港道,北匯烏石港入海.
濁水溪,在廳治西南三十里,從玉山發源.經大叭哩沙喃至崩山,與西勢大溪分支東行,由深溝頂、下溪州、四門、二民壯圍二結、茄東林莊二三結等渡,流達大旗尾、茅仔寮,至過嶺仔入海(楊廷理東游詩草註).嘉慶己巳年六月,濁水溪正溜北徙,與清水溪合流.越庚午六月雷公暴後,仍循故道,清濁攸分.
冬山河水系諸多支流皆以平埔族舊址命名,像里荖溪支流即是補城舊名,而冬山河亦原名加禮遠港(秀水村舊名),從命名看歷史,即得知遠自噶瑪蘭時期即與冬山河建立共生關係,且河流不稱為「溪」而稱「港」,顯現當時水運較為發達,河流是蘭陽平原最重要的交通路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